TIME: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行业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语言服务业崛起 翻译须重新定位

作者:Alice 来源:重庆西语东叙翻译公司 发表时间:2013/6/4 11:37:05 浏览:2668次

      不久前落幕的首届“上交会”上,来了一群重量级“服务生”——为了让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沟通无障碍,十来个教授级专业译员坐镇会场。记者获悉,近年来高规格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因为缺少译界高手,高校外语专业的教授总被拉去“补台”。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翻译”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语言服务业正在崛起。

  美国著名语言行业调查机构卡门森斯顾问公司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一项市场调研,预计2013年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将达到381.4亿美元。而根据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的估算,全球语言服务外包市场产值将占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4%-5%。
  
      语言服务业的范围,远超“翻译”

  据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熲介绍,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和培训以及与语言相关的咨询业务和本地化服务,都是未来语言服务行业的“增长点”。

  以语言技术工具为例。眼下很多跨国企业习惯开远程会议,如果远程会议中出现多语种,需介入同声翻译服务,会务成本就会飙升,“市场价从几十万到一百万人民币不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都有不少高科技企业在攻关相关技术。这项语言技术工具一旦开发成功,远程同传的会务成本大大降低,新的市场需求就会大量出现。

  另一方面,高智能化的翻译软件和全球无线移动即时传译技术等具有前瞻性的语言服务项目还在起步阶段,有待开发。

  诸如医疗、科技等专业领域,都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目前,一些成熟的翻译辅助系统,包括谷歌在线翻译、百度翻译等,可以初步翻译这些专业术语。而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些还都只是智能翻译软件的“婴儿期”产品,基于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翻译技术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未来,跨地域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协同翻译平台的出现,将提供更高质量的语言服务。
  
      缺乏行业身份,国内企业缺乏竞争力

  作为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一环,新兴的语言服务行业正让很多经济学家刮目相看。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超过6000亿美元。而国内语言培训业巨头新东方,2011年的营收就达50亿元人民币,也展现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前景。

  近来很多翻译界人士开始呼吁,国内的语言服务行业要进入“大发展”时期,必须尽快扫除制度障碍。

  不少人就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事:明明想注册“语言服务公司”,提供和翻译相关的更多服务内容,但在工商注册时却行不通。因为根据《国家经济行业分类》的分类,国民经济共有20个门类、900余个小类,无论是翻译行业还是语言服务业,均未包括其中。

  也正因此,国内从事语言服务的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多数处于“散兵游勇”状态。

  曾有统计表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的语言服务类企业数量占到全国的76%,其中北京就有9000多家。但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八成以上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过千万元的仅占0.83%。

  正是因为语言服务作为一个新的行业,还没有正式的身份,所以政府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也都难以惠及。目前,真正称得上全国甚至在国际上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而这也是每当国内有高端论坛,一些外国语院校的翻译教师被拉去临时“补台”的原因。

  柴明熲说,随着语言服务业的兴起,除了需要大量专业翻译以外,翻译管理、翻译营销以及翻译技术等复合型人才目前也奇缺,这些人力资源都需要逐步开发、培训。
  
      没有职业门槛,翻译市场被做坏了

  只要有跨国交流,就需要语言服务。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认识目前似乎只停留在翻译领域,而且误解重重。

  “很多人到今天为止还认为,懂外语就能当翻译。中英翻译领域鱼龙混杂,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太多的外行在做需要内行才能完成的事情。”柴明熲说得直接:外语和翻译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但现在却混淆得厉害。

  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中译英。国内不少懂外语的人都直接上手,感觉自己字字对仗、译得清楚,可老外看了一头雾水——这就是典型的“识外语不懂翻译”。

  作为专业的翻译,体现在“信息的有效传达”,要跨过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确保信息“落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翻译界发出的“声音”大多止于争“理”。但实际上,作为语言服务的一种最基本门类,翻译已经和“利”息息相关。“以前有企业觉得找的翻译不好,上当了,只好花钱重找;可现在,更多的跨国事务中,根本容不得翻译失败,翻坏了,整个事情搞砸了,损失巨大。”柴明熲说,从涉及生命安全的医疗翻译,到涉及人身权利的法律翻译,再到和国家利益相关的政治斡旋以及商务谈判,很多行业都要求翻译“万无一失”,追求的正是语言的专业化服务。

  翻译本该和医生、律师、会计师一样,设立行业准入门槛。但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翻译行业并没有设定刚性的入职入岗条件。

  一些专家告诉记者,翻译界最有影响力的证书,就是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等级考试。但是,“资格考试根本不能替代正式的执业资格证书,因为它无法成为一个职业门槛”。

  眼下,我国在翻译行业的服务标准、配套评估和认证体系都还是空白。

上一篇:翻译资格证有助就业 未来从事专业翻译或需持证上岗

下一篇:中国译协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签署全国口译大赛合作协议